李聆风跟着清韵,再次踏入韶华宫。
檀香味依旧。
只是在这午夜时分,闻起来,更像是一种加班信号。
李聆风耷拉着眼皮,脑子里还在回味着,与红薯那温香软玉的触感。
恰似这回味,却与眼前这清冷的韶华宫,形成了惨无人道的对比。
得,刚开完荤,就被拉来开大会。
女帝,绝对是属周扒皮的。
和上次一样,那道薄纱屏风,依旧尽职尽责地拦在中间。
屏风后那道模糊却威仪十足的倩影,正是韶华帝。
“微臣,李聆风,参见陛下。”李聆风规规矩矩地行礼,声音疲惫又沙哑。
可他的心里,却在疯狂吐槽:大半夜的,扰人清梦,天理难容啊!
“平身。”
屏风后的声音清冷平稳,听不出半分倦意。
李聆风严重怀疑,这位女帝是不是根本不需要睡觉,靠吸收日月精华就能活。
当李聆风起身后,就发现,今天的‘会议室’里,多了点新的配置。
两名身着淡绿宫装的侍女,站在他身侧左右,一人手捧云纸,一人手持墨笔,低眉顺眼。
李聆风嘴角抽了抽。
好家伙,三更半夜搞突击谈话还不够,还要搞会议纪要?
这是怕我明天不认账,还是准备把我说的每一句话,都当成呈堂证供?
“陛下,这是......”他指了指两位书录侍女。
“国士之言,字字珠玑,朕恐有遗漏,故命人记下,以便日后斟酌。”
女帝这番话,说得那叫一个冠冕堂皇。
可李聆风心里门儿清啊,这是不放心他,怕他信口开河,或者有些话说过就忘,留下文字证据,方便她秋后算账。
“陛下思虑周全,微臣佩服。”
李聆风面上笑嘻嘻,心里MMP。
“三省六部之细则,朕,已与赵相他们审定,不日便将推行。”女帝开门见山,“此事,你功不可没。”
“陛下英明决断,臣不敢居功。”
李聆风熟练地甩出一句标准马屁。
“少跟朕来这套虚的。”女帝显然不吃这一套,声音冷了几分,“制度既定,接下来该如何?朕想听听你这‘国士’的真知灼见。”
来了,正题来了。
李聆风深吸一口气,驱散脑子里的瞌睡虫,CPU开始飞速运转。
“陛下,制度是骨架,但一个国家要真正强大,还需要血肉和灵魂。”
“微臣认为,首先,打开国门,迎诸子百家入离阳。”
此言一出,屏风后的身影,似乎微微动了一下。
就连两旁负责记录的书录侍女,笔尖也几不可察地顿了一顿。
“哦?”女帝的声音陡然转冷,“离阳自立国之初,便谨守国门,拒百家于外,方能保持政局稳定。”
“如今,你打算让朕,引狼入室?”
“陛下,此一时彼一时也!”李聆风赶忙接过话茬,“昔日离阳偏安一隅,闭门造车或可自保。”
“但如今陛下志在天下,若仍固步自封,无异于坐井观天!”
“诸子百家,各有精粹!”
“法家可严明律法,墨家可精进工巧,儒家可教化民心,兵家可锤炼兵法。”
“道家可......”
“呃,至少能帮人想开点。”
“微臣认为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方能熔铸一炉,成就我离阳独一无二的强国之基!”
“再者,”李聆风话锋一转,带着狡黠,“让他们进来,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争,总比他们在外面抱成团,憋着坏心思对付我们要强吧!”
“这叫‘可控竞争’,总好过‘不可控敌意’。”
女帝沉默片刻,似乎在消化他这套‘开门揖盗’的理论。
过了好一会儿,女帝的声音才再次响起,“继续说。”
李聆风松了口气,知道女帝至少听进去了部分。
“其次,对内改革,对外则需强防。”
“在积蓄力量,准备统一冀州的这段时间里,我们必须打造一条让东楚、下唐望而生畏且牢不可破的国防线!”
李聆风用手,在屏风上比画着,“依托山川地势,构建关隘、堡垒、烽燧体系。”
“重点经营南柳河沿线,训练我们的新式水师。”
“同时,利用臣改进的锻造技术,优先装备边境守军,让我们的将士甲更坚,兵更利!”
“要让所有潜在的敌人明白,攻打离阳,代价是他们无法承受的!”
“此乃‘以武止戈’,可为未来的统一战争,赢得宝贵的时间,和稳定的后方。”
李聆风把脑子里关于国防建设的构想,结合这个时代的特点,尽可能清晰地阐述出来。
两位书录侍女运笔如飞,额角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。
当李聆风终于告一段落,停下来喘口气时,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。
宫殿内的烛火,显得有些黯淡。
长时间的静默后,屏风后的女帝,忽然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,“李聆风,你如今是国士,却仍是少上造之爵。”
“朕若赐你封地,许你拥兵,让你于一方经营,你可愿意?”
女帝的声音,出奇的平淡。
可在李聆风耳中,却像一把冰冷的刀子,此刻正抵在他的喉咙上!
李聆风心头‘咯噔’一下,瞌睡瞬间全无。
送命题来了!
这问题太毒了!
答应,就是有不臣之心,等着被猜忌到死!
不答应,则显得虚伪,为人不诚实。
反观李聆风,几乎没有任何犹豫,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,脸上瞬间堆满了‘赤胆忠心’的表情。
说话的语气那叫一个诚恳,甚至带着点‘陛下您怎能如此怀疑我’的委屈!
“陛下!”
“微臣万万不敢!”
“也从未作此想!”
只见李聆风上前一步,声音提高了八度,带着一种近乎咏叹调的肉麻:
“臣之一切,皆陛下所赐!”
“若非陛下赏识,臣此刻,还在京兆府的牢房里,啃发霉的烧鸡!”
“微臣忠心,日月可鉴呐!”
“微臣之志,早已在朝堂之上言明,乃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!”
“此志之实现,非依托于一方水土,数百私兵!”
“而在于辅佐圣君,匡扶天下!”
【章评留策,够毒必采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