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3章 金刀现,圣人出(1 / 1)

阴山王庭的夜空被千万颗星辰点亮,草原上的篝火连成一片金色的海洋。柔然贵族们围坐在铺着虎皮的矮几旁,大碗喝酒,大块吃肉,欢笑声在夜风中飘荡。

"喝!为了可汗的胜利!"特勤提摩举起镶金的牛角杯,酒液在火光中泛着琥珀色的光芒。

"为了可汗!"众人齐声应和,杯盏相撞声不绝于耳。

唯独坐在主位右侧的阏氏阿史德氏没有举杯。她纤细的手指抚摸着腰间悬挂的狼牙护身符,那是出征前丈夫亲手为她戴上的。三天了,整整三天没有收到前线任何消息,这在她丈夫领兵二十年的生涯中从未有过。

"阏氏为何不饮?"那摩醉眼朦胧地问道,"莫非是担心可汗?大可不必!三十万铁骑对阵八万汉军,就像雄鹰扑杀野兔一般简单。"

阿史德氏勉强挤出一丝微笑:"特勤说笑了。我只是..."她的目光越过狂欢的人群,望向南方漆黑的夜空,"只是总觉得心神不宁。"

"哈哈哈!"提摩举拍着大腿笑道,"女人就是爱胡思乱想。来,我敬阏氏一杯!等可汗带着汉王刘璟的人头凯旋,咱们还要办更大的庆功宴!"

阿史德氏端起银杯轻抿一口,醇厚的马奶酒此刻却如同苦药般难以下咽。她借口身体不适提前离席,回到金帐后立刻召来了心腹侍卫。

"还是没有消息吗?"她低声问道,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。

侍卫摇了摇头:"斥候派出去五批,都没有回来。南边的天空...太安静了。"

阿史德氏的心沉了下去。她走到帐外,夜风吹起她的长发。草原的夜晚本该有狼嚎声,有虫鸣声,但此刻却寂静得可怕。她不知道的是,七十里外,七万汉军正在夜色掩护下向王庭疾驰。

---

"全军听令!"刘璟勒住战马,阴山王庭的轮廓已隐约可见。晨雾中,那座金顶大帐在朝阳下闪闪发光。"不留活口,杀绝令!"

七万铁骑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向毫无防备的王庭。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,惊醒了宿醉的柔然人。

"敌袭!敌袭!"守夜的士兵刚发出警报,就被一支利箭贯穿咽喉。

小将刘云一马当先,长枪如龙,瞬间挑翻三名柔然武士。他今年不过二十三,刚被认为汉室宗亲,却在此次大战中收获了“白袍小将”的称号,一身银甲在晨光中耀眼夺目。

"保护阏氏!"提摩举衣衫不整地冲出帐篷,刚拔出弯刀,就被汹涌而来的汉军铁骑淹没。他的头颅高高飞起,眼中还凝固着难以置信的神色。

阿史德氏早已被惊醒,她迅速穿上轻甲,手持短剑冲出金帐。眼前的景象让她浑身冰凉——汉军的旗帜如林,铁骑如潮,王庭的守卫像麦秆一样被收割。

"不可能...三十万大军怎么会..."她的喃喃自语被厮杀声淹没。

"阏氏快走!"两名侍卫拉着她向后山逃去。

"站住!"一声清喝传来。刘云策马拦住去路,枪尖滴血。"柔然阏氏?"

阿史德氏挺直腰背,眼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:"汉人小将,报上名来!"

"汉王帐下,刘云。"少年将军微微颔首,"投降可免一死。"

"柔然女子,宁可站着死,绝不跪着生!"阿史德氏突然从袖中射出三枚毒镖。

刘云侧身闪过,长枪如闪电般刺出。阿史德氏低头避过致命一击,却被枪杆扫中肩膀,踉跄后退。

"最后机会。"刘云冷声道。

回答他的是阿史德氏凌厉的剑光。两人交手两三招,最终刘云一记回马枪刺穿她的胸膛。

"可汗...夫君..."阿史德氏跪倒在地,鲜血染红了她华美的衣袍。她望向南方的天空,眼中最后一滴泪滑落,"原来...你已先我一步..."

刘云默默拔出长枪,看着这位以聪慧闻名的阏氏倒在血泊中。他没有丝毫怜悯,转身杀向其他抵抗者。

屠杀持续到正午。五千柔然人无一幸免,鲜血染红了阴山的草原。刘璟骑着黑色战马巡视战场,满意地点点头。

"筑京观。"他简短下令。

汉军士兵开始收集首级,在阴山南麓垒起一座骇人的金字塔。刘璟亲自挑选了一块平整的巨石,命工匠打磨成碑。

"拿刻刀来。"他挽起袖子,亲手在石碑上刻下诗句。铁器与石头摩擦的声音刺耳而沉重,每一笔都仿佛在书写历史的判决。

"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渡阴山。"

刻完最后一笔,刘璟退后两步欣赏自己的作品。阳光照在石碑上,那些字迹仿佛有了生命,在血与火中熠熠生辉。

"好诗!"军师长孙俭赞叹道,"汉王文韬武略,实乃天授!"

刘璟没有回答。他转身面对集结的汉军将士,看到他们脸上混合着疲惫与亢奋的神情。这些跟随他转战千里的士兵,此刻眼中燃烧着同样的火焰。

"将士们!"刘璟的声音在阴山间回荡,"今日我们在此立碑,不仅是为了纪念胜利,更是向天下宣告——汉家的威严,不容胡马践踏!"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