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寒蝉振翅传密语,影阁初立奠根基(1 / 1)

太安城,夜色如墨。

北凉王府,书房内烛火将徐锋的身影拉得颀长而模糊。

他的指尖,正轻轻敲击着冰凉的桌面。

目光落在摊开的笔记上。

上面密密麻麻,记录着崇文馆内外的见闻,勾勒着各方势力的轮廓与猜想。

这些日子,看似平静的伴读生涯,实则步步惊心。

太子的温和面具下,藏着深不可测的城府。

勋贵子弟间的拉帮结派,是赤裸裸的利益倾轧。

就连太傅们的言语,也暗藏机锋,处处透着站队与试探。

来自皇宫的,来自东宫的,甚至来自某些阴暗角落的视线,从未真正离开过他这个“病弱”的北凉质子。

他感到一张无形的网,正在缓缓收紧。

仅仅依靠崇文馆里那些只言片语,或是与边缘勋贵子弟不咸不淡的周旋,根本无法在这龙潭虎穴中立足。

更别说洞悉全局,搅动风云了。

信息匮乏,寸步难行,

他迫切需要一双能洞穿黑暗的眼睛,一把能斩断束缚的利刃。

一支,真正属于他自己,只听从他号令的隐秘力量。

【寒蝉】网络虽广,但在太安城这座权力中枢,掣肘太多。

核心区域难以渗透,消息传递也如履薄冰,效率大打折扣。

他需要一把更锋利、更隐蔽、更决绝的刀!

念及此,徐锋眼中寒芒一闪,透出不容置疑的决然。

时机虽未完全成熟,但有些棋子,必须提前落下。

夜,更深了。

万籁俱寂,

徐锋吹熄了书房的蜡烛。

他并未就寝,身影如鬼魅般,悄无声息地滑向后院一处偏僻的角落。

那里,有一口早已废弃的枯井。

井口被丛生的杂草掩盖,毫不起眼,散发着腐朽的气息。

他蹲下身,指节弯曲,按照一种极为特殊的韵律,轻轻敲击着井沿布满青苔的石砖。

叩,叩叩,叩。

片刻的死寂之后,井底深处,传来微弱的回应。

那是模仿虫鸣的声音,三长两短,精准无误。

暗号对接成功。

徐锋没有发出任何声音,只是从怀中摸出一枚最普通的铜钱。

指尖微不可查地一弹。

铜钱划破黑暗,悄无声息地坠入枯井深处,

这是最高级别的指令——启动备用计划。

接下来的两日,徐锋的生活轨迹没有任何变化。

他依旧每日按时前往崇文馆伴读。

在太子和同窗面前,他将病弱不堪的姿态扮演得淋漓尽致,仿佛下一刻便会咳血晕厥。

城西,一处毫不起眼的杂货铺。

一名负责王府采买的杂役,在交接货物时,不动声色地将一张折叠得极小的纸条,塞进了一匹粗布的夹层里。

杂货铺的掌柜,是个面容憨厚、笑容可掬的中年人。

他接过布匹时,粗糙的手指在那纸条所在的位置,看似随意地轻轻捻过。

脸上那老实巴交的神情,未曾改变分毫。

这名掌柜,正是寒蝉网络在京城的关键节点之一,代号“老蝉”。

纸条上的内容,经过层层加密,最终指向一个核心指令——组建一支绝对忠诚于徐锋的死士力量。

这支力量,徐锋已为其命名——【影阁】。

如影随形,秘阁藏锋!

影阁的成员,必须是背景清白、无牵无挂、意志如铁的死士。

他们存在的唯一意义,就是执行命令,哪怕付出生命。

他们将是徐锋插入太安城心脏的最锋利的匕首,负责暗杀、刺探、护卫……以及一切见不得光的任务。

通过寒蝉最隐秘的加密渠道,一封措辞巧妙至极的密信,被快马加鞭送往北凉清凉山。

信中,徐锋并未直接提及“影阁”的组建计划。

他只是极力渲染自己在太安城的艰难处境,字字泣血,句句示弱。

皇帝与皇后的叵测用心,太子的温和假面,京中各方势力的虎视眈眈……

他将自己描绘成一个身陷囹圄、朝不保夕、随时可能被吞噬的可怜质子。

通篇文字,充满了“弟弟”对“姐姐”的孺慕与依赖,恳切地“哀求”家里能派些身手可靠、嘴巴严实的护卫前来。

只为自保,以备不测。

这封信,与其说是请示,不如说是一次精心设计的“求援”,一次对徐渭熊心性的精准拿捏。

北凉,清凉山,听潮湖底。

徐渭熊手持密信,清冷如霜的眸子里,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。

这个三弟,果然从不是个甘于现状、任人摆布的主。

信中虽未明言,但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野心与决断,却让她心头微震。

索要“护卫”?

哼,分明是想借她的手,建立自己的班底!

她拿着密信,走进了那间常年不见天日的书房。

北凉王徐骁,彼时正用一块柔软的麂皮,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柄伴随他征战多年的旧刀。

动作缓慢,专注,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他和这把刀。

听完徐渭熊言简意赅的汇报,他接过密信,目光扫过,脸上没有任何表情。

他甚至没有抬头,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,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任何情绪:“你看呢?”

徐渭熊垂下眼帘,恭声道:“三弟身处虎狼之穴,危机四伏,身边确实需要些得力的人手护卫周全。太安城水太深,仅凭寒蝉的力量,恐怕独木难支。”

她刻意避开了“组建势力”的敏感字眼,只强调“保护”二字。

徐骁沉默了片刻。

擦刀的动作停顿了一下,随即又恢复了之前的节奏。

他将密信随手放在一旁,声音依旧平淡无波:“京城那地方,豺狼环伺,多些人手照应也是应该的。”

“此事,你看着办吧。”

“看着办”……

这三个字,轻飘飘的,却又重如千钧。

是默许?是试探?还是另有深意?

徐骁的心思,如渊似海,无人能真正猜透。

但对行事雷厉风行的徐渭熊而言,这三个字,已经足够。

她微微躬身,领命而去,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。

命令,以最高密级,迅速传达下去。

北凉在京城周边经营多年的隐秘资源,如同沉睡的巨兽,被悄然唤醒。

短短数日之内。

第一批精挑细选、背景干净到如同白纸、忠诚度毋庸置疑的死士,共计十二人,如同水滴融入大海,通过各种隐蔽至极的渠道,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了太安城。

这些人,大多是当年北凉惨烈大战中牺牲将士的遗孤。

或是曾受过徐家天大恩情,早已将性命视作徐家之物的人。

他们的忠诚,早已融入骨血,无需考验。

随同这批死士一起抵达的,还有一笔数目不菲的启动资金。

足够支撑影阁初期的秘密运作,以及初步情报网络的拓展。

人手和钱财,悄然到位。

影阁的骨架,在无人知晓的阴影中,初步搭建完成。

为了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,掩人耳目,徐锋通过密信,提出了一个“建议”。

由二姐徐渭熊,担任“影阁”名义上的掌控者。

如此一来,对外,这支力量便可解释为二郡主担忧弟弟安危,私下派遣的护卫。

即便将来不幸暴露,也能将主要的责任推到徐渭熊身上,为徐锋留足转圜的余地。

这份算计,不可谓不深。

远在北凉的徐渭熊,收到这份“提议”时,只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。

她没有反对。

她清楚徐锋的算计,但也乐于借此名正言顺地,将自己的影响力,如同一根楔子,钉入徐锋这支最核心的私密力量之中。

姐弟二人,隔着千里之遥,在这件事上,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微妙默契。

然而,影阁真正的核心指令、行动规划、生死存废,只掌握在一人手中。

所有命令,都将通过“老蝉”这条隐秘单线,以密令的形式,由徐锋亲自遥控。

第一批影阁死士抵达太安城后,并未急于与徐锋建立直接联系。

在寒蝉网络的接应下,他们迅速分散潜伏于太安城各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