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探望幸存者(1 / 1)

【今日到账10.38亿,请注意查收!】

【余额:21.23亿。】

好消息:多人一晚上就给陈帆带来了10亿系统币,其中只有37人没有获得奖励。

坏消息:达到万人系统依旧没有给陈帆翻五倍。

基数战胜质量,这次过后陈帆也就不再期待以前疯狂翻五倍的好处了。

老老实实堆人口基数。

陈帆睡着的时候,整个避难所依旧忙碌。

为了帮助这些幸存者,正式成员自发三班倒。

第二天,又来了6700多人。

第三天,2300多人。

第四天,只有1200多人。

第五天,更是直接断崖式降到了22人。

第六天,一直等到到了下午6点,整个避难所不论正式成员,还是新加入的幸存者,都关注着避难所大门。

最后,武装部的人全部回来了,明天起他们就不用进城区找人了。

即便邕城还有活人,多半是不愿来的。

最终奇迹还是没有出现。

哐当!

避难所大门关闭的那一刻,今日都没有任何一人前来。

陈帆在办公室落地窗眺望整个邕城,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压抑感。

......

末世前邕城城区固定人口大约450万人口。

今年3月份,官方组织赤道线大迁移,走了将近300万人。

从官方离开的那一刻起,留在邕城的150万人能够撑到现在的只剩下这两三万人了。

以上数据,还不包括这几个月陆续从北方迁徙而来的人口,毕竟那时候已经无法统计。

现在随便闯入一套商品房,都能见到尸体。

就连路边的尸体比绿化带的植物还多。

人口死亡速度最夸张的时候在四月份。

因为缺少了官方的资助,大部分城市人无法适应这种生活,这些人在官方走后那半个月集体死亡。

得益于他们的集体死亡,邕城的物资才没有被庞大的人口瓜分,才让这两三万人坚持到陈帆避难所的建立。

避难所大门关闭意味着,未来整个邕城的活人只有这些了。

没有来避难所的个体,迟早熬不过去。

“郑洁,安排去三号馆看一下。”

得知陈帆要去三号馆,郑洁开始安排安保工作。

毕竟有两万多人,不提前安排没人放心陈帆前去。

农建文等核心管理人员,近10人一同前往三号馆。

从一号馆的地下通道,穿过二号馆,来到了三号馆的地下停车场,整个场馆就像一串珠子被地下通道串联着。

这样的结构作为避难所主体建筑真的再合适不过了。

当陈帆从停车场上到一层,立刻迎来了剧烈的掌声。

武装部动用了几十人把陈帆和他们隔开,人群站成一圈把陈帆围在中间。

所有新加入的幸存者住在三号馆的一二楼,出于安全考虑,二楼的人不允许趴在中庭围栏,那里有武装部的人持枪值守。

以至于二楼的人为了能更近距离见到陈帆的尊容,纷纷下到一楼等待。

等陈帆出现的那一刻,现场爆发了雷鸣般的欢呼。

“陈先生好。”

“感谢陈先生。”

“陈先生万岁!”

陈帆站在人群中挥手致意,看着一张张因获得新生喜悦的面孔,陈帆内心远不如表面那般平静。

这一刻,他才真正意识到,自己做的事情是多么的有意义。

金钱、权力、美女在这种心境面前根本不值一提。

陈帆压了压手,现场立刻安静。

“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建设,三号馆的供水、供电、供暖于昨日全部完工,让大家久等了。”

所有人没想到陈帆的第一句话,竟然是略带歉意的向众人解释以前不是不收留他们,而是避难所还没具备那个条件。

可谁又会怪陈先生呢?

要不是陈帆的避难所给大家谋生的机会。

要不是陈帆搭建供暖大棚。

要不是陈帆每天施粥。

他们早就撑不到现在了。

如今,避难所三号馆刚一建成,陈帆就迫不及待的收留大家。

在邕城人民心目中,他的地位早已无比伟岸。

多年后,如果人类这个物种顽强的熬过了这场灾难,陈帆的举动是要立碑甚至封神的......

陈帆的讲话很简短,然后主动靠近人群,亲切的询问他们的状况。

每个人对陈帆都充满感激之情。

可陈帆的举动把武装部的人吓坏了,一个劲的将太热情的人挡住。

此时,陈帆在人群中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。

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,陈帆对她印象深刻。

当初陈帆想捏她脸,被她那十来岁的哥哥护在身后,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。

严格来讲,陈帆收留15岁以下孩子的举动,还是因为她俩促成的。

因为陈帆事后得知,他们兄妹没有父母了,是她哥哥顽强的把她拉扯到现在。

可是他哥哥的执着,最终来避难所的那批孩子里,陈帆没有见到这个小女孩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