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7章 山地机甲,守备四团(1 / 1)

李昂听到兵工厂的消息,顿时大喜过望。当下,他最紧缺的便是装备,尤其是弹药。

虽说近期从各光复区以及东部战区获取了不少武器弹药,但依旧赶不上军队扩充以及日常消耗的速度。

部队继续沿着道路前进,所有的人目光都被名为“昆吾”的兵器给牢牢吸引住了。

因为它的造型实在是太超前了,充满未来的科幻元素。

李昂看了一会,忍不住对道士问道:“这怎么看起来像电影里的机甲?”

道士笑着答道:“兵工厂的人就是称呼它机甲的,不过正式名称是山地机械装甲车。”

只见昆吾机甲高达7米,主体呈现银灰色,造型优美。

整体设计为六足机械蜘蛛形态,关节之处精巧得如同机械骨骼,灵活且充满力量感。

腿部末端的独特多轮式履带,红黑配色鲜明夺目,不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,更使其能完美适应复杂的山地地形,如履平地。

最上方的驾驶舱,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巨蛋,完美镶嵌在机体前部,材质坚固异常,提供了绝佳的视野,同时可360度旋转,操作背部的武器平台。

道士邀请李昂一起登上驾驶舱。

进入后,李昂见到舱内空间布局,里面设有五个座位,每个座位前都配备着仪表盘与操控台,各种指示灯闪烁,散发着浓郁的科技气息,仿佛置身于未来世界的作战指挥中心。

身旁的道士笑容满面,指着前方的三名操作员道:“他们是兵工厂内幸存下来的试驾员,现在负责教授我们驾驶机甲。”

三人回过头对李昂敬了一个军礼,李昂发现其中还有一位驾驶员是女的。

李昂点点头问道:“你们也是部队的?”

一人答道:“报告首长,是的,我是现役中尉郭祯,这两位是廖斌少尉和谢美兰少尉。”

李昂道:“给我介绍一下这台机甲吧!”

郭祯点头道:“昆吾机甲设计初衷是军警两用兵器,设计理念为专门用于地形复杂的山地边境地带巡逻使用。”

李昂瞬间联想到,这机甲想必是为西部战区与阿三存在争议的那块地区所准备的。

李昂继续道:“机甲性能参数大概给我讲讲。”

郭祯侃侃而谈道:“机甲动力系统采用氢燃料电池,与超级电容混合动力。常规作战模式下,续航可达72小时;若开启极限输出模式,也能持续运行8小时。在平地上,速度能达到每小时85公里,翻越45度斜坡易如反掌,甚至具备90度垂直攀爬能力,3米高的障碍也能轻松跨越。”

李昂听完后点点头,继续问道:“作战时可以搭载哪些武器?”

郭祯立即道:“主武器为狙击榴弹炮,副武器是双联高射机枪,还可挂载12联装微型制导导弹巢,并且能携带20架小型无人机。”

“通讯指挥呢?”

郭祯道:“它搭载了我国最先进的智能系统,机甲之间能够实时数据交互。即便在没有卫星网络的情况下,100公里内也能确保相互间的通讯畅通。”

李昂又问道:“有没有缺点?”

郭祯想了想道:“要说不足的地方便是是防护能力相对薄弱,难以承受导弹的正面攻击,不过用来对付丧尸,那是绰绰有余。”

李昂眼睛一亮,问道:“现在兵工厂内有多少机甲?”

这时道士接过话茬道:“仓库里有120台成型机甲。我已经安排兵工厂着手恢复装配生产,现有的零部件还能组装出500台来。”

李昂闻言兴奋不已道:“走,带我去兵工厂看看!”

二人乘坐机甲,郭祯驾驶机甲以最快速度,向前狂飙而去。

途中,李昂问道士:“安平这边情况如何?”

道士信心满满道:“豫章之战前,我们就已消灭了城内最大一股尸群,这几天部队一直在乡间清剿残余丧尸,很快便能完成。”

李昂问道:“解救出多少幸存者?”

道士微微一顿道:“从市区及周边解救出的幸存者还不到五万人,村镇人口应该会多些,加起来估计十一二万的样子。”

八十万的小城,如今只剩十万出头人口,李昂心里不由一阵叹息。

两人没有继续交谈,李昂仔细观察起机甲的行动,机甲在大路上行进主要依靠六根腿部多轮式履带,遇到障碍物还能直接跨过去,相当灵活方便。

很快,机甲便驶入一个偏僻山谷,一座规模宏大的工厂映入眼帘。

李昂环顾四周,不禁问道:“你们怎么发现这里的?”

道士回道:“清剿附近丧尸时,无人机偶然发现的。这里原本有一个排的士兵驻守,还有三千多名科研人员和职工。如今,士兵不到20人,职工也只有三百多人。不过这里好在地理位置偏僻,没有外来丧尸的侵扰,他们也成功守住了部分建筑,但丧尸也未能彻底消灭。”

李昂不由皱眉道:“有这么多机甲在,怎么连几千只丧尸都消灭不了?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