敕笔还在一笔一划描摹着八卦镜上的符号。
陆笙现在只想看看,敕笔到底能帮陆恨歌点亮几个符号?
敕笔很神秘。
陆笙是第一次见。
在很远古的时期,传说中的封神榜被打开之后,敕笔在上面写上了很多人的名字。
能够在封神榜上留名的人,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,而且绝大部分都是道教的人。
被封神的人修为境界都远在仙帝之上。
但奇怪的是,这些被封神的人似乎只活跃了一段时间,然后就快速的销声匿迹了。
这不是个例!
而是普遍现象!
所有在封神榜上留名的人,都是短暂活跃了一段时间,然后快速消失,最后不知道死活。
道教对这些人的记载也基本上只有古籍中,见不到真人。
这让陆笙有些想不通。
但能够见到敕笔,对她来说,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。
就连陆恨歌这个唤醒敕笔的人,都没有第一时间见到敕笔,她反而见到了。
“天地又要巨变。”
“这一次会是什么?”
陆笙眼神微闪。
在道教的记载中,敕笔这个东西一共只出现过两次,一次是道教开创之初,敕笔出现过一次,并且在开天造化碑上刻下了三个人的名字。
这三个人后来分别称为人教的太上老君,截教的通天教主,阐教的元始天尊。
当然,当时敕笔在开天造化碑上刻下的是这三个人的真名,并不是这三个尊称。
太上老君、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只不过是三教创立的时候,这三人给自己拟定的尊号而已。
道教三教创立之后,天地间迎来了第一次巨变。
混沌驱散。
上清下浊。
茫茫无穷尽的空间内出现了规则了秩序的痕迹,也是从那一刻开始,所谓的大道有了出现的苗头。
但那时候的大道并没有成为天地间的主要规则。
真正让大道成为天地间所有人恪守遵循的规则,是从三教确定了自己的教义,并且开始以教义统管各自教众之后,所谓的三千大道慢慢进化成无比恐怖的规则力量。
正因如此。
三千大道的出现和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而敕笔第二次出现,也和三千大道有关系,原本分明有序的混沌再次纠缠,与此同时,人教的凡俗界出现一名帝王。
此人名为帝辛。
毫不夸张的说,所有小世界的皇帝,王朝基本上都源于这位帝辛。
但和这些皇帝不同,帝辛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称号,被无数人称为人皇。
人皇!
不尊天地!
不敬鬼神!
人中之皇,帝中之王。
这并不利于道教的发展,甚至会同时损害到三教的利益,正因如此,帝辛必须死。
斩杀帝辛是三教共同的想法,也正是因为这一点,三教道义和道韵结合在一起,唤醒了第二次敕笔。
严格来说。
敕笔的第二次出现并不是它主动出现了,算是一种被动召唤。
但结果是敕笔确实出现了。
再然后。
封神榜开启!
道教费了一番力气之后,将人皇帝辛斩杀,并且将所有参与斩杀帝辛的人都列为封神榜一员。
封神榜是一种嘉奖手段。
毕竟。
这么多人拼死拼活,好不容易弄死了帝辛,如果不给他们一点好处,肯定是说不过去的。
能在封神榜上留名,也证明这些人都是道教的一份子,至于哪些是人教,哪些是截教,哪些是阐教,那就比较复杂了。
敕笔只出现过两次。
两次都是在某一个东西上留下名字。
第一次是开天造化碑。
第二次是封神榜。
仔细一想。
敕笔似乎并没有什么威力,也没有杀过恐怖的大能,它的作用似乎真的只能是写字。
但在道教的法宝中,敕笔排名第一位。
连八卦镜都比不过!
陆笙琢磨了一下,既然敕笔已经出现了,那就是说明天地巨变也开始了。
以道教的能力,肯定早就觉察到了这一点,说不定会派人来仙界寻找敕笔的下落。
但也只是有可能来仙界寻找敕笔,并不是一定。
因为在道教的传统观念中,他们肯定也认为敕笔一定会出现在道教的人手中。
既然如此。
道教肯定优先从自己三教的弟子中,寻找敕笔的存在。
如果在三教的弟子中找不到敕笔,才有可能想起仙界的存在,派人来仙界寻找敕笔。
道教的人可能会来仙界,也可能不会。
这个要看运气。
陆笙看着眼前的敕笔,眼神中闪过一丝火热,处于苏醒状态的八卦镜她不敢碰,但敕笔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危险,碰一下应该没什么事吧?!
想到这里。
陆笙小心翼翼的抬起手,朝着敕笔伸去。
就在此时。
八卦镜上的符号已经被点亮五个,敕笔的笔尖终于停了下来。
“点亮五个符号。”
“敕笔果然厉害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