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8章 李智林谈采购(1 / 1)

玻璃厂原本主要是供应公社的玻璃和罐头厂瓶子,对生产要求并不高,也就没有去提升生产能力。

但现在不提升也不行了,刚开始还能将就,可未来总不能一直都这样吧,要是技术不提升,要不了十年,这个玻璃厂倒闭都不奇怪。

只是公社的资金被他投入到菌菇合作社去了,两年下来,虽然初见成效,可赚的钱又投入去建设管道菌房了,公社账上钱并不多。

他也只能给玻璃厂做了发展规划,允许他们利润保留,用于升级设备,人员培养。

他们王家村虽然有钱,可玻璃厂是公社资产,账要分清才行,免得以后公社没有了,陷入三角债的麻烦之中。

王泽只想站好最后一班岗,等公社成为历史后,他这个革委会主任,或者是社长,都可以交给其他人了。

随着如今产业越来越多,越来越大,他明显感觉到日常工作的繁忙,尤其是保健品公司,事情更多。

头一个月的产量,交给军方一部分用于小批量测试,效果非常好,仅仅半个月的时间,就有了明显变化。

李智林更是直接带上秘书亲自跑来找他。

“下个月的产量一定要给我们留一些。”李智林看着机器产出的原液,眼睛都红了。

“爹,不是军方那边都拿去了吗?”

“哼,他们拿走都给陆军了,我们空军才是对身体素质要求最高的。”李智林一听顿时愤愤不平,军部分配方案他是很不满的,凭啥一大半的量都给陆军部队呢?

只是他的愤怒并没有作用,这东西效果很不错,尤其是对士兵体能提升方面,陆军规模庞大,而且南边还在战争,第一批不少都给到南边去了。

但在他看来,明明空军才是最需要这东西的,这不,他亲自跑来从源头拿货,不求军部分配了。

王泽哑然,没想到这岳父是想要撬走军部的采购量,这岳父是真敢啊,坐在空军后勤的位置上,是什么都敢往空军划拉。

心中计算了一下产量问题,之前因为是试产,并没有提高到最大产量,随着原材料购买的渠道完善,工人...不对,是合作者承包商的熟练度提升,预计每月产量都会不断提升。

和军部签的合约是每月供应八十万瓶,但这个月他们的产量就已经突破百万了,原本多出来的量是想满足王家村的人购买,但岳父都说了也只能给岳父了,剩下一些优先满足族人吧。

“行,不过每月只有二十万瓶。”

李智林心中盘算,这里二十万,再加上军部那边给的二十万,他们每个月就有四十万瓶了。

别的不说,至少保证战备飞行员能够每天喝一瓶。

这东西作用太大了,飞行员喝了效果非常明显,对于过载黑晕的抗性提高一大截,基本上每个人都在自身的基础上有很大进步。

这种进步带来的近距离格斗优势极大,甚至于能够碾压没有使用过这东西的人。

只是王泽听到每天一瓶有些傻眼,这使用量没必要啊,一周一瓶他觉得就够了。

“不,要给就给最好的,在天空上,差一点就是致命的。”李智林并不同意王泽说的用量,陆军可以按照一周一瓶来用,反正那一点点差距对于陆军部队而言差别不大,可空军不一样,一点点的反应提升,身体提升,都是巨大的进步。

他身为后勤部长,就要保证飞行员们能得到最好的东西,一切有利于战斗力提升的都是他要搞到手的。

王泽无语,飞行员这些他还真不了解,并不知道这一点差距到底能改变多少。

但是既然岳父这样决定,想必也是多方面考虑过的,不然一周一瓶惠及的人数更多。

“你这里产量能不能再多一些?需要什么支持你尽管说。”

李智林对产量很不满意,太少了,一个月这么点量有什么用呢,甚至女婿给他们夫妻两个的量,他都给出去了。

他们两个要这东西干嘛,都这么大年纪了,身体好一点差一点都一样,这东西他觉得用在自己身上太浪费了。

“估计产量最高能到每月120万瓶,不过正在制造生产设备,等新的设备到位,产量也能有个提升。”

“好,到时候新设备产量一定给我留着。”李智林激动道,要是能将新增产量全拿下,他们空军一线飞行员就都能用上了。

王泽耸耸肩无所谓道:“我这里没问题,只要你能拿走就行。”

李智林咬牙说道:“现在咱们就签一个采购合约,你之后新设备的产量我提前付款买了。”

他对于自己能不能拿走所有新增产量也没把握,但是只要先签了合约,就算军部那边拿走了,也得在分配上给他们空军多一些,不然闹到中央去他都不服。

军方内部,其实也提到过将配方要过来,他们自己生产,这样大批量生产,数百万的武装都能快速使用上。

但这个议论很快就被压下去,李智林当然明白其中的原因。

香港问题如今正是和英国沟通的重点,上面不想影响回归事宜,而大屿山被英国直接将管辖权交给了王氏集团,这样一来,香港王氏的态度就很重要了。

如非必要,上面可不想动武,一切的目的都是和平回归。

王泽这位王氏的族长,态度就很重要了。

而且如今国内一半的外汇,都是香港王氏直接采购得到的,另一半还有一部分也是通过香港王氏的渠道得到的。

上面绝不可能杀鸡取卵,因小失大。

还有一个因素则是李智林的猜测,这女婿每年都会去香港,但是他看到的资料里面,完全没有王泽是怎么到达香港的路线。

这是不是代表上头也没有查到,人怎么离开的这么多年都不知道,这样的情况下,想要强硬,大概率鸡飞蛋打,被叫停这收归国有的议论也很正常了。

李智林根本不客气,说做就做,直接拟了一份采购合同,然后让秘书现在就回去取印章。

只是一个多小时,秘书就拿着印章回来盖章。

至于其他手续...

李智林这个后勤部长签字盖章就够了,别的回去再说,他这个位置权力可不小,这点采购量,就是他一句话的事。

军部那边还在想着要不要给空军多给一些呢,李少将整天和他们吵,表示空军才是最需要这东西的。

没想到家被偷了,人家直接跳过军部,自己去谈采购去了。